1.市场规模
全球储能需求在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蓬勃增长态势。 从应用场景来看,大型储能仍然是全球新增装机的主要类型,而户用储能在欧洲市场的占比依旧突出,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也在逐步崛起。在这一全球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储能市场的核心引擎,延续了高速发展的势头。
2.装机规模
国家能源局的权威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6 月底,全国累计新型储能装机已达到94.91GW/222GWh,较2024年底增加近三成。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 100 GW,达到 101.3 GW,同比增长 110%,相当于“十三五”末的 32 倍;同期全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 164.3 GW,抽水蓄能占比首次低于 40%,新型储能已占据主导地位。

3.不同储能类型发展情况
2025 年上半年,中国的大型储能项目继续呈现快速扩张的态势,今年上半年投运的项目普遍在 100MW 以上,部分甚至达到 300MW 级别;
公共事业储能项目的区域集中度较高,主要分布在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或者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
工商业和社区储能在储能市场中的占比正在上升,成为仅次于电网侧和电源侧之后的第三类重要应用场景;
住宅储能的整体规模还不大,2025年上半年已经出现加快发展的趋势。
4.技术路线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与“十三五”末相比,储能技术路线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抽水蓄能占比首次低于40%,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新型储能实现跨越式增长,与此同时,多元化技术的探索与商业化布局正在加快。总体来看,中国储能市场已经从单一锂电主导,逐步迈入“锂电为主、多技术并行”的发展新阶段。
5.市场格局
2025 年上半年,中国储能市场在“政策抢装+现货价差+海外需求”三重共振下迎来爆发,竞争格局也随之剧烈洗牌。整体来看,行业呈现“电芯高度集中、系统多强混战、央国企主导开发、新进入者蜂拥”的鲜明特征。
6.政策
2025年上半年,随着“136号文”取消新能源强制配储、“394号文”加速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以及《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文件密集落地,中国储能政策体系正式完成从“行政配额”向“市场驱动”的切换。
7.未来展望
2030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有望翻番至236–291GW,未来五年复合增速保持20%以上。储能产业爆发非周期性波动,而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必然结果。
如需获取《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市场分析》(2025年9月)完整版,请联系协会秘书处。
联系方式:+86-021-33683167 -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