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商业储能领域迎来了一场震撼性的新品发布会。浙江博时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时储能”)推出了单价仅为0.499元/Wh的105kW/215kWh风冷能量立方3.0。这一前所未有的低价,迅速在行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资本与资源的双重赋能
博时新能源成立于2015年,两大股东为中国500强企业西子联合和杭实集团,分别持股28%和20%。这两大股东不仅在资本层面为博时储能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也在资源整合、市场拓展和战略规划等方面为其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作为杭州市属大型国有企业,杭实集团拥有中国500强、世界500强两大光环,对外投资企业高达44家,其中包含西子洁能、路先股份、华丰纸业、浙江轻机实业、新中法、热联集团、中策橡胶、金鱼电器、杭叉集团、民生药业、英特集团、大桥油漆、杭华油墨等传统实业领头羊,也有张小泉、毛源昌、王星记等“老字号”。自2018年以来,杭实集团连续6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丰富的产业资源。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与博时储能的业务高度契合,为后者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和政策资源。杭实集团的投资不仅帮助博时储能加速了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还为其在国内外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外,杭实集团在能源领域的深厚积累也为博时储能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行业资源,进一步提升了其市场竞争力。2024年5月,博时储能在杭实集团带领下在香港集中签约;2024年6月“杭实淳安108MWh独立电站”顺利并网;2024年12月,杭州市低空产业联合会成立,博时积极跟随布局低空能源管理。
西子联合是一家以装备制造为主,跨行业经营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公司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旗下产业涵盖电梯及电梯部件、锅炉、立体车库、起重机、钢构、房产、商业、航空、投资等多个领域,是中国500强企业之一,西子洁能2002年加盟西子联合控股,开启加速度模式,如今已成为余热锅炉领域的NO.1巨头,广泛应用于电力(燃煤发电、天然气发电)、钢铁、有色金属、焦化、建材、化工等锅炉领域。其在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更值得一提的是西子作为国内制造领域的佼佼者,其国内精益化管理、质量管控及供应链管理经验,为博时储能的成本管控和智能制造提供了重要支持。
打造工商业储能的“富士康模式”
在工商业储能领域,博时储能联合电芯、BMS、PCS等核心零部件头部品牌以联合制造模式,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 “富士康模式”,为行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有望重塑工商业储能的产业格局。
博时储能此次发布的能量立方3.0属于标准化产品,不接受任何形式定制,在订单量方面最低起订量50台限制,现款提货。
大规模标准化生产,降本增效
富士康以大规模、标准化生产闻名于世。博时储能已投产三条高度自动化产线,年产能已达6GWh。2024年12GWh储能系统代建项目在嘉善开工,计划2025年投产。计划通过3年时间,逐步完成六条产线的布置。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超100亿元。凭借这一核心优势,通过对储能设备的设计进行深度优化,将实现产品的标准化、模块化,生产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在博时储能的生产车间,每一个零部件都有着精确的规格与统一的生产标准,工人只需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组装,极大地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人为误差。这不仅使单位时间内的产能大幅提升,还通过规模化效应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博时储能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了 30%,成本降低了 20%,为大规模市场推广奠定了坚实的价格与供应基础。
全方位质量管控体系,保障产品品质
博时储能参照富士康严苛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厂,建立了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管控机制。在原材料筛选环节,与全球顶尖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对每一批次的电芯、电池管理系统等核心部件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高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检测设备,对每一道工序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立即停机排查,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下一道工序。成品出厂前,还需经过多项模拟实际工况的严苛测试,确保产品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稳定运行。严格的质量管控使得博时储能产品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大幅提升,产品故障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为客户提供了可靠的能源存储解决方案。
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
富士康模式的成功离不开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博时储能也积极推动工商业储能产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通过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在产业链上游,与电芯、电池材料等供应商深度合作,共同研发新型材料与技术,提升储能设备的性能与能量密度。在产业链下游,与电力运营商、能源管理公司等携手,共同探索储能项目的商业化运营模式,拓展市场应用场景。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不仅提高了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还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增强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稳定的现金流是企业生存关键
传统的预付+到货款+质保金合作模式大大增加了储能成本。储能核心部件电芯、PCS、BMS占了总成本的70%以上,集成部分占比30%不到。博时储能采用款到发货形式,大大降低了应收账款,降低财务成本,资金周转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资金回笼速度加快,使得企业有充足的现金流用于后续产品生产、研发投入及日常运营周转,维持了企业资金链的健康稳定。
技术创新驱动
博时储能自成立以来,一直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公司拥有一支由行业资深专家和工程师组成的研发团队,并与浙江大学成立浙大-博时研究院,在固态电池、BCMS、热管理等领域积极开展联合研发。博时储能核心团队均来自于国网充换电领域,专注于储能系统的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迭代升级,在软件方面,博时储能通过自主研发的EMS储能智慧云平台,融合算力算法、虚拟电网、现货交易、储能聚合、储能规划测算及售后派单等多功能多种解决方案的综合平台,无论是通过PC端还是移动端,用户都能够轻松访问和管理储能系统。平台提供的实时数据监控和远程控制功能,让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掌握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在硬件方面,博时储能一直致力于风冷路线,为单颗电芯做了风道设计,利用康达曲面设计,更高效的降低电芯表面温度,利用热仿真技术,将每一颗电芯的温差精准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将PACK、电池簇、电池柜统一做了联动混风风道设计,更好的控制系统温差。
避开正面竞争、寻找细分领域
目前液冷产品在市场上才是主流,专注于风冷储能产品的企业相对较少,而博时储能将风冷产品的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同时保证了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采取这种差异化竞争策略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博时方有关人员表示,博时储能推出这一产品的目的并非为了扰乱市场,而是希望通过高性价比的产品,推动工商业储能市场的普及和下沉。当前,许多企业对储能仍持观望态度,主要原因在于高昂的初始投资成本和不确定的投资回报。博时储能的能量立方3.0正是为了打破这一僵局,降低客户的使用门槛,让更多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享受到储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保价值。
博时储能的0.499元/Wh价格无疑在工商业储能领域掀起了巨大波澜,其背后是资本、资源、供应链协同以及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的综合作用。
总体来看,博时储能的联合创造的模式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博时储能有望在工商业储能领域继续引领行业变革,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更多力量。同时,行业内的竞争与合作也将推动储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最终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