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光伏产业的产能、产量和应用在全球占比越来越高,需要为全球向无碳能源转型做出领军者贡献。
因为疫情,今年以来不少大会按下了暂停键。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一年一度的国际太阳能光伏盛会再度重启,这两天正在上海举行。正如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陆启洲在大会开幕式上所言,第十四届(2020)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暨论坛今年依然能够举行,对行业本身而言就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提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近发出的报道指出,即使当前巴黎协定下各个提交国的贡献都能得到兑现,全球气候仍然可能上升3.2摄氏度,将带来更广泛、更具破坏性的气侯影响。
陆启洲表示,气候变化是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挑战,发展绿色能源是应对气侯变化的重要举措,离不开全球绿色能源体系的大联合、大协作。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的光伏、风电、太阳能、热能等行业应用,已经与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开展了合作。在中国,光伏不但让戈壁滩、沙漠变成了蓝色的海洋,通过光伏+、风光储一体化等模式,还修复了植被,改善了农业、荒漠,这样的场景也正在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变为现实。
受疫情影响,光伏发展今年受到不小的制约。本届大会主席、原国务院参事石定寰透露,一季度全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不到4吉瓦GW(吉瓦);二季度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光伏装机容量在逐步回升,新增装机容量达到7.55GW。到目前为止,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光伏产品安装国。“可喜的是,我们不仅规模保持全球第一,而且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光伏发电的效率也在不断攀升,不断创造新的记录,而成本却仍在不断下降。”
不过,专家表示,包括光伏在内的新能源在整个能源中的占比仍然较低,特别是有些地方有着非常好的太阳能资源,但为了某些方面利益,对光伏发电给予不切实际的限制,不利于行业发展。石定寰说,现在正在制定“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如何保持过去三个五年规划期间的发展势头,让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有更大发展,需要各方进一步集聚共识。
对于中国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全球太阳能理事会联合主席、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高纪凡表示,光伏发电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正在加速,光伏应用的市场越来越广阔,中国光伏行业在上中下游产业链都走到了世界的领军者位置。“随着中国光伏产业的产能、产量和应用在全球占比越来越高,需要为全球向无碳能源转型做出领军者的贡献。”
他建议,中国的光伏产业和企业,一方面要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未来绝不能再一味追求产能扩张,更是要提升品牌竞争力,通过全流程管理,为客户提供高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从价格竞争走向用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实现中国光伏从产能产品的主导者走向低碳不断提升的市场主导者。”
另一方面,不断提高数字化、智能化应用。以5G、大数据中心、充电桩、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与此相伴,光伏产业与物联网、边缘计算和工业互联网以及5G等技术将深度融合,深化光伏智能制造、开展数字化经营管理、推动客户的数字化服务体验等,必将是智慧能源时代的新趋势。
栏目主编:刘锟文字编辑:刘锟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朱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