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中国能源报
中国能源报:光伏行业在“十四五”会有怎样的作为?
李纲:在“十四五”期间,能源局明确规划2030年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超1200GW,其中风电、水电与地貌关联性较强,运用场景受限,光伏将成为此次新增装机容量主力军。中国作为基建强国,我认为将在3至5年内达成目标,每年需新增装机容量要达到160GW以上,因此,对光伏行业有重大利好。
中国能源报: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赛拉弗如何规划实现路径?
李纲:目前,整个行业出现集聚效应,未来该趋势将会更加集中。为了应对未来供货量需求,赛拉弗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将产能扩大至5倍以上,通过就近制造、就近生产,就近发货,在国内形成集中的制造产业基地,在基地的500公里辐射半径内,形成5到6个卫星产业基地,满足组件产能暴涨的需求。目前,赛拉弗在安徽已建成第一个产业集中基地。
中国能源报:组件行业作为光伏制造业的下游,一举一动都受到上游的影响。如何应对上游硅料价格上涨对企业造成的压力?
李纲:近期硅料价格上涨过快,在往年并不常见。由于上游的供应链不足,下游采购方恐慌造成价格哄抬,加上国际市场美金汇率、运费增加,导致海外市场在售的组件价格回归到了2018年2月份的水平。目前涨价的局面,对整个行业,乃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线的实施都是不利因素。从长远来看,该局面只是暂时的,清洁能源价格下降的趋势不变。赛拉弗将通过与上下游厂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来应对涨价局面。
除此之外,我认为应该聚焦以下三个方面:
一,关注技术,用技术降低组件成本。赛拉弗提出“58421”,即人均单产提升至5.8MW,单瓦制造成本降至0.04元,单个组件BOM成本节约2元,非BOM成本节约1元。
二,降低运输成本。随着组件价格下降,运输成本占整个总成本的5%-8%。通过基地分散化,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总成本。
三,细化合同条款,增加弹性条款。
中国能源报:由于土地成本上涨,企业目光投向了水面,将闲置的水面、水库、鱼塘等铺上光伏电池板,所有水面都适合开发光伏电站吗?
李纲:企业应该选择在非旅游资源、非保护资源的煤矿塌陷区、荒滩等地建设光伏电站。不适合建设的光伏电站会影响到当地的生态,也不符合美观要求。
中国能源报:赛拉弗如何布局国内和国际市场?
李纲:赛拉弗自2011年成立起深耕海外市场,2017年进军国内市场,到目前,国内销售量占比30%以上。我国光伏装机占全球容量近半,市场十分广阔,未来赛拉弗将更加重视国内市场,包括国企、央企的电力投资公司大型地面电站、水面电站、居民分布式、工商业分布式。未来分布式能源发展潜力巨大,赛拉弗借鉴在国外累积的丰富经验,在国内布局分布式能源分销网络,拓展产品分销渠道。
中国能源报: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用“红色精神”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企业将作何发展布局以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李纲: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作为光伏企业,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担当,更好的为该计划服务。赛拉弗从事清洁能源制造已有10年,截至目前,全世界装机容量超11GW,为全世界每年提供超过100亿度清洁的电力。赛拉弗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传承红色基因,布局绿色能源,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